大甲鎮瀾宮的重要性
大甲鎮瀾宮位於台中市大甲區順天路,香火鼎盛,信徒絡繹不絕,也是外地民眾到大甲旅遊時,必定的遊覽之處。大甲鎮瀾宮最早以前叫做『天后宮』,現今名聞中外的『鎮瀾宮』,是台中大甲鎮民心目中皆以媽祖為依歸,大甲鎮民習慣稱它『媽祖宮』,大甲鎮瀾宮奉祀主神為『天上聖母』,也就是民間俗稱的『媽祖』。大甲鎮瀾宮的歷史由來
大甲鎮瀾宮創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(西元1770年),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,是大甲鎮最具規模的寺廟,香火鼎盛。於清朝雍正八年間,福建湄洲嶼人民林永興攜帶家人來台,聽過大甲堡定居謀生,遂將隨身有湄洲朝天閣天上聖母香火,安奉自宅廳堂膜拜,後來大甲堡每一角落住民都來參拜,地方人士見此盛況便徵求林氏同意後擇地於現址,並在雍正十年(西元1732年)興建小祠,乾隆五十五年冬月,地方士紳發起籌集財力,將原有小廟擴建,且命名為天后宮。大甲鎮瀾宮的建築風貌
信眾近悅遠來,大甲鎮瀾宮一再增建整修,雕築得金璧輝煌,呈現今日富麗堂皇的樣貌,大甲鎮瀾宮以吉祥圖案搭配莊嚴的石雕、精緻的木雕、鮮少的彩繪等裝飾,形成金堆銀砌的知名古廟且具權威象徵的建築物,大甲鎮瀾宮對聯、匾額多方,如「護國庇民」、「保國佑民」、「聖德長垂」、「帝澤咸庥」、「保佑黎民」、「普施恩澤」、「慈雲廣覆」、「慈光普照」、「神澤蒼農」、「神賜百福」、「與天同功」、「佑濟昭靈」、「聖心佑民」、「功添天下」、「慈雲灑潤」、「神光廣昭」、「誠求立應」、「庇民護國」、「德保生民」、「慈恩廣被」等等,懸掛在大甲鎮瀾宮內各個主殿內。大甲鎮瀾宮因年代久遠,樑柱已見腐蝕,難再整修,因此,地方人士建議,並經該宮董事會決定拆除就地改建於69年5月18日舉行動土,新建的鎮瀾宮殿式和舊的鎮瀾宮是一模一樣,仍依仿照我國固有宮殿式建築,而在大甲國中旁的文化大塿,宮殿式的建築,綜合文物珍藏,陳列及辦理文藝活動場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